关闭

提示

首页 > 特产 > 正文

这种农家美食,很多人专门带着路上吃!附制作方法

信息发布者:sqdfsq
2018-02-25 11:57:07    来源:薛熊猫 农视网

 薛熊猫 农视网

对很多人来说,永远是自家做的食物,与舌尖最契合。

今天说到的这种美食,从古到今,人们出远门时,都会做一些,带到路上吃。

肉脯

肉脯是一种有来历的干粮,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,就有出门带上肉脯做干粮的记载。

那时候,能吃肉的,都是有身份的人。他们吃的肉脯叫“腵脯”,是把鲜肉加上姜桂等调味料捶捣后制成的肉干。

再往后,肉脯成了旅行食品中比较贵重的一种:比如,村里有人要随军远征或出远门,家人和乡亲们会准备肉脯,供他在路上食用充饥,也记着家乡的味道。

到了如今,人人都能吃上肉了,肉脯也就从特殊人群或者重要时期才能吃到的食物,变成了民间小吃。食品加工厂能做,自家更能做。

制作猪肉脯

猪肉脯的制作方法,据说是从宋朝流传下来的:将猪瘦肉切成薄片,用天然香料腌制,而后敷贴于竹器上用文火精烤而成

  • 差不多是从宋朝开始,猪肉成为了平民百姓餐桌上的主要肉食,到明清时期,吃猪肉在各个阶层都很盛行了。

这种食品方便携带食用,具体制作工序是这样的:

选肉

制作肉脯的第一道程序,自然是挑选猪肉。

自家吃,用料得讲究。可以选用猪后腿的精肉,去掉肥肉和肉筋,然后清洗干净。

拍肉

这是很有古风的一道工序了。

前面说过,古人吃的肉脯,要捶捣,而我们今天做肉脯,也有类似的工序,就是用菜刀把猪肉好好地拍一遍,让肉质变得松弛软嫩,方便接下来的腌制。

切片

拍完后,把肉切成厚度在两厘米左右的肉片。肉片厚度均匀,烤出来才好吃。

这是考验刀工的时刻。

腌制

腌制时用到的调料,各地都不太一样,关键看口味和喜好。

常用的如盐、酒、糖、姜、蒜、辣椒、八角、花椒、桂皮、草果、各种酱料……多的会用到二三十多种香料,加上陈年老酒、麻油调配成腌料。

腌制时,要把肉片全部浸泡到腌料里。

如今家里都有冰箱,那么最好是用“冷藏腌制法”,也就是把腌制肉片的容器封好,放进冰箱里,在冷藏室的低温中腌制两个小时左右——想腌制更长时间也行

  • 冷藏腌制,不但可以让肉更充分地“入味,低温也能防止肉类品质出现变化

烘烤

腌入味的肉片,就可以放到烤盘上、摊平,进行烘烤了——如果没有烤盘,也不妨依照古法,将肉片平贴在竹筛上。

以前,都用木炭烘烤的,如今有了电烤炉、烤箱之类的设备,也可以不用烧炭了。

  • 烘烤肉脯,讲究的是文火烤制,烘烤温度一般维持在60℃至70℃。这个温度不会让肉里的水分迅速蒸发。温柔地烤,会让肉脯的口感更加美好。

  • 传统的烤制时间一般在6-7个小时,期间也不能干等着,半个小时左右,就得把肉片翻动翻动、调换位置,让它们均匀受热。

如果喜欢比较焦脆的口感,那么烘烤到最后,还要把肉片从烤盘上轻轻剥离下来,撒上芝麻油,大火猛烤1分钟左右,使肉脯出油,然后用纱布吸去肉脯表面多余的油脂。

成品

经过几个小时的等待,香溢满屋,美味的猪肉脯正式出炉。

它薄如纸、厚度均匀,色泽金红透光,还能看到清晰的肌肉纹理,吃起来也非常的有嚼劲,更有携带方便、储存期较长等优点。

无论是直接鼓腮大嚼,还是与馒头、面包一起食用,或者是加到泡面里,都是无上的美味。

  • 如今,随着加工工艺的变化改良,有时候人们也会往原料里加入各种坚果碎粒、鸡蛋,丰富猪肉脯的口感。最后用机器整形加工,让制作出的猪肉脯更轻更薄,只有一张纸的厚度,简直就可以叫“猪肉纸”了。

那么,你出远门时,一般带什么吃的?

0
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网友评论
声明 本文由农村链(易村客)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农村链仅提供信息存储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农村链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